(网经社讯)2月7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了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件信息与一债会公告,这意味着苏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不过,苏宁相关人士表示,司法重整不是破产,更不是在走破产程序。重整本身是让企业盘活,所以相关债权人不用担心。此外,苏宁易购投资者关系热线工作人员回应:苏宁易购与苏宁控股集团、苏宁电器集团之间的业务相互独立。
继苏宁易购陷“破产清算门”后,苏宁系公司又遭受重创。(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fypys/)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指出:
1.从法律主体独立性角度而言,苏宁易购作为独立运营实体,其业务与破产重整的苏宁电器、苏宁控股等公司无直接重叠,短期内核心经营或能维持稳定。但需警惕潜在关联风险:若破产企业与苏宁易购存在资金往来、品牌共用或供应链依赖,可能间接影响市场信心、融资能力或资源协同效率。长期影响则取决于重整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平衡,以及苏宁易购能否有效切割风险、巩固自身业务护城河。
2.企业陷入破产重整往往是多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外部环境方面,零售行业竞争加剧、消费模式转型及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削弱企业抗风险能力;内部经营层面,过度扩张导致的资源分散、债务压力攀升、现金流管理失衡,以及战略方向与市场趋势的错位,均可能成为危机的导火索。此外,集团化企业复杂的股权和业务架构,也可能放大风险传导效应,加剧整体流动性困境。
3.破产重整本身是法律赋予困境企业的自救机制,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通过债务重组、资产优化和战略调整实现“止血”与“造血”双轨并行。若核心资产价值尚存、主营业务仍具市场竞争力,引入外部资本、剥离非核心负担、聚焦优势赛道或为可行方向。但需注意,企业重生不仅依赖法律程序的支持,更需管理层、债权人、投资者等多方达成共识,且需精准把握行业趋势与自身资源匹配度,方能提升翻盘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