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4年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以下三个两会热词和科技创新紧密相关。一是新质生产力,二是人工智能+,三是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对此,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关键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开展。有所选择、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真正取得实效。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建议:第一,统筹推进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协同发展,夯实“AI+”发展根基;第二,加快推动人工智能惠及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打造“AI+”产业高地;第三,探索打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厚植“AI+”创新沃土;第四,深化构建可控可信的人工智能安全防护体系,筑牢“AI+”安全屏障。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2024年两会提案中建议,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支持大模型向垂直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从三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场景很重要,大模型在垂直领域大有可为,建议政府、央国企率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聚焦“小切口,大纵深”,推动大模型垂直化、产业化落地;二是知识很重要,基于“暗知识”的垂直大模型能更好解决企业问题。建议鼓励企业在定制AI前,做好知识管理,将企业大数据平台升级为企业知识平台;三是业务融合很重要,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大模型与数字化业务系统深度结合,同业务流程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模型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提出了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等建议,重点关注了大火的人工智能产业以及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
雷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加大对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投入,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从海外引进优秀师资力量,吸引企业高级人才和行业专家进入高校授课等方式,扩大教学力量。同时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拓展到更多专业,如传统理工科专业、医学、金融、文史、艺术类等专业,培养更多跨领域人才;三是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和社会教培机构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训,以适应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广泛的特征。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健全算力网体系建设,将更好地发挥算力对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时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