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滴滴回归满月 补贴战火重燃?
滴滴回归满月 补贴战火重燃?
陶娅洁 凤凰WEEKLY财经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3日 11:38:27

(网经社讯)转眼间,滴滴已经“回归”满一个月。

1月16日,滴滴出行发布微博称,经过一年多的全面整改,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新用户注册。

这意味着,滴滴“补考”通过了。目前,在华为小米苹果等各大手机应用市场,都可以下载滴滴App。

滴滴解禁的时间点非常“微妙”。

彼时,疫情管控刚放开不久,又恰逢2023年春运,这给单量大幅下滑、赚钱难的平台和司机,带去了希望与曙光。

但头号玩家的回归,无疑会给本就明争暗斗的市场增添变数。

易观数据显示,滴滴的市占率已从巅峰期的90%左右下降至70%-80%。

饱经“风霜”的滴滴,还能夺回丢失的市场吗?

01

补贴重燃

恢复上线后,滴滴便再次祭出了补贴大招。

网约车司机联盟消息,滴滴的“司机拉新项目”已经出台,将持续整个2月份。

具体规则是,司机带车拉新,推广员拉取一个司机最高可得490元。滴滴给新注册的司机设置了“新人营”活动,每个城市不同。例如,北京首次完单奖励33元,广州首次完单奖励31元。

对于老司机,滴滴也加大了补贴力度。滴滴司机任师傅告诉《凤凰WEEKLY财经》,以往早晚高峰,拉满5单有20元补贴,现在涨到了25元。此外,司机可以购买加速卡,在早晚高峰,每100元流水还可以返现20%。

在乘客端,刷朋友圈时,不经意间就能刷到滴滴推送的优惠券。

沉寂已久的网约车市场正在回暖。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1月共收到订单信息5.76亿单,环比上升14.1%。其中在订单环比增幅方面,滴滴出行的订单较上月增长了17.1%,在10家平台中排在万顺叫车和首汽约车之后,位列增速第三位。以滴滴的体量来看,17.1%的增长已经不低。

与滴滴“强势”复出形成鲜明反差,司机、用户对此反应冷淡。

有滴滴司机表示,“我们日常也就拉活而已,不太关心滴滴公司的动态。”而在滴滴缺席的这一年半里,不少用户已经习惯了多平台叫车,滴滴回归与否,也不是什么太要紧的事。

表面上看,其他平台对滴滴的回归并不紧张。

有高德打车、美团打车司机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平台近期偶有补贴,力度和以往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曹操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凤凰WEEKLY财经》,今年不会针对市场变化调整补贴力度,重点在于做好服务体验,提升运营效率。T3出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今年会重点关注出行服务质量,升级品牌效应。

和7年前不同的是,网约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逻辑思维阶段,从烧钱大战到聚焦安全、合规。况且,滴滴再烧钱,也不可能回到以往拿钱随便“砸”的时代。

自2021年7月被审查以来,滴滴中国出行业务就在承压。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滴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07亿人民币,较2020年Q4的467亿元下滑了12.7%。2021年全年,滴滴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达到500亿元,较2020年106.8亿扩大了376%。

据《晚点财经》报道,在滴滴重新上架后,滴滴的管理层对2023年抱有很大希望。滴滴创始人程维告诉2022年参加滴滴公司战略会的人,2023年的预期是好的,因为2022年实在太差了。

02

市场变了,增长难了

自2015年与快的、Uber中国合并后,滴滴曾长期占据网约车市场90%以上的份额,日订单一度达到2500万单左右,其他平台则在小几百万单徘徊。

2021年7月 ,因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滴滴出行App被下架。此后,美团打车、曹操出行、T3出行、高德打车等平台活跃起来,抢占市场。

面对窗口期,美团打车在北上广深等100多个城市重新上线打车业务,高德推出早晚高峰免佣金活动,以及新手奖、首单奖;曹操、T3也纷纷融资、地推,不亦忙乎。

整个7月,美团打车订单量环比增长23.8%,曹操和T3出行上涨了十几万单,高德平台日均单量上涨了100万单。

据极光大数据报告显示,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结束,曹操出行月活跃用户为1101.5万,T3出行为986.7万,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接近一倍。高德依靠聚合模式,订量单在400万-500万徘徊。

而滴滴的市占率开始下滑。据长桥海豚投研分析显示,滴滴下架不到10个月,市占率就从90%下降到80%-81%。

更关键的是,有“行业老二”之称的高德,对于滴滴的威胁愈发直接。

孵化于高德地图,高德于2018年以聚合模式切入,接入了100多家网约车公司。

所谓聚合模式,是指平台本身不配备司机团队,只提供流量入口,接入数量不等的网约车平台。用户端可以实现“一键下单,多平台叫车”。

过去一年多来,因市场单量低迷,司机供过于求,一些司机选择同时注册两个或多个平台一起跑,再加上地方性网约车公司兴起,也给高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运力。2021年4月,高德打车的日均单量为230万单左右,到2021年末已接近600万单。

此外,虽然高德官方多次承诺,只做聚合模式匹配资源,不会下场做网约车运力。但去年10月,有细心者还是发现,高德自营的“火箭出行”悄然上线,提供包括经济型、优享型、六座商务、豪华型等用车服务。

眼看着运力和资源流向聚合平台,滴滴早在2019年7月便与广汽、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协议,也下场做聚合。滴滴阵营的打车平台——花小猪也接入多家供应商,与高德展开正面竞争。

滴滴仍是行业第一。根据易观分析数据,2022年9月,全国网约车总共接到5.54亿单,滴滴拿到4.04亿单,市占率为73%。

但第一的位置布满了针毡。

前有高德虎视眈眈,后有腾讯、华为、抖音等大咖入场,当下的网约车市场群雄并起、暗流涌动,滴滴再也不能轻松赢过任何一家企业。

03

滴滴的未来在哪里

网约车在中国经过十年发展,一二三线城市都较为饱和。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53亿,占网民整体的43.9%。但到了2022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4.05亿人,不增反降。

在这样一个存量饱和的市场,还不断有玩家来分蛋糕,回归后的滴滴,危机重重。

更关键的是,当前的监管环境也愈发严格,无论是网约车司机资质,还是车辆标准,都有严格的准入门槛。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交通运输部都会对滴滴、T3、曹操、高德等平台进行约谈,敦促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随意调整运营规则,杜绝潜在的安全稳定风险隐患。

虽然整改完毕,“合规”却始终是悬在滴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短期内,滴滴还是会专注在网约车领域“回血”。

对于滴滴来说,规模依旧是它目前的壁垒。经年积累的司乘数量,“滴滴一下,马上出发”的广告语,“打车=打滴滴”的心智基础,依然是滴滴的优势所在。

从长期看,滴滴的触角不会局限于网约车领域。

滴滴总裁柳青曾说过,滴滴在一个很纵深、立体的行业,这里有就业、环保、人的幸福指数。有跟互联网相关的大量应用,包括地图、支付;有司机生态维护,比如保险、买卖车等服务,是一个非常长的产业链。

“夯实基础,找到1.5曲线,也很重要。”柳青说。

但目前看来,滴滴依旧很迷茫。

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从两轮出行、社区团购、外卖、出海,乃至造车等业务,都成为滴滴发力的重点。

然而,滴滴外卖没做起来,曾经寄予厚望的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也宣告关停。滴滴与理想汽车合资的公司——桔电出行也于去年申请破产,负债逾5000万元。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目前看来,滴滴的突破口可能是自动驾驶。

作为当下的风口之一,百度、曹操、T3等各大网约车平台,都在做自动驾驶。据麦肯锡预计,中国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

早在2016年,滴滴就开始布局该业务,2020年,滴滴在上海投入了一款L4级别的无人驾驶车,被业内评价为“秀肌肉”。此后,滴滴自动驾驶和广汽、北汽均有合作,直指Robotaxi运营。

在众多的玩家中,滴滴有数据、有落地场景,具备一定优势。

考虑到自动驾驶的技术门槛,进展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快,因此滴滴当下最关键的,还在于重新上市“输血”。

自2022年6月从美股主板退市后,滴滴的股价定格在2.29美元,相比14美元的发行价萎缩84%。粉单市场中,滴滴在去年10月底一度跌至1.25美元。近期滴滴股价有所回升,如今接近5美元。

2021年12月3日,滴滴官微表示,“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但截至目前,港股尚未诞生一家网约车概念股。

陆正耀创办的神州租车曾在2014年登陆了港交所主板,但其创办的神州优车未能赴港上市,而是转向国内新三板,目前已被摘牌。

此外,主打顺风车的嘀嗒出行,两次赴港IPO不了了之。就在2月20日,嘀嗒出行又一次重启赴港IPO的步伐。

未来,在收复旧失地和开拓新业务之间,滴滴还要经受更多考验。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