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B2B产品免费试用定多少天才合适?
浅析:B2B产品免费试用定多少天才合适?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6日 09:21:15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多数2B产品为什么要给一个高级版30天的试用时间给到用户?30天和7天又有什么差异?那2B产品,免费试用到底多少天才是最合适的?

目前市面上的多数2B产品注册成功后都会提供一个带有“试用时间”的付费版本,而这个“试用时间”最终目的就是加速促进用户留存转化,吸引用户购买(付费版),至少是成为该产品的用户。(免费版)

为什么一个是30天,而另外一个是300秒?

(salesforce)

百度网盘)


先看看 “saleforce 30天高级版 ”和 “百度云盘300秒VIP特权” 2者差异:


百度云盘:2C产品提供某些增值服务,可能只需要10秒就可以让用户达到G点体验完核心业务流程。

saleforce:2B产品更倾向于提供整套产品的解决方案,由于业务线及产品规模较大,需要提供一段试用周期让用户达到G点。

产品免费试用的周期定多少天才合适?

那么试用周期怎么定才合适?

其实一般的产品闭着眼定个30天的试用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给到足够的时间去给用户去体验,用户爱买不买这就难免太佛系。

具体怎么定最大程度刺激用户购买而不浪费试用成本?

这有2步供你借鉴:

1. 数据分析(分析付费用户购买时间)

如果你家产品付费时间是30天,而绝大多数付费用户在第8天乃至第9天就购买付费。这意味着,用户实际上只需要10天就能决定是否购买这款产品。

所以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另外20天的多余试用时间?

没了奢侈的豪华试用套餐(30天),用户的动作也会变得利索很多,细致的进行注册,并认真的走完了产品教程,完成了系统自带的任务,还邀请了更多的同事进来积极测试,并在几天之内就完成了付费流程——而不是30天。

具数据证明:你的用户们有能力在一周之内就完成对产品的测试和评估,而剩余的3个星期试用时间,反而成了用户纠结是否付费升级的干扰性因素。

那么是不是可以把试用时间压缩成15天?

2. 时间激励策略

当原本的30天豪华试用套餐变成了15天试用套餐,客服mm又在后台看到一条反馈留言:“15天试用时间不够啊,加点时间行不行?”

如果主业流程长时间压缩需谨慎,此时可以实施引导使用+激励机制,奖励什么?

没错,奖励试用时间。比如:ProdPad的引导式激励策略,为了让用户更好的上手,他们制作了非常细致的产品引导,起初的试用期限设置为7天。根据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越多,程度越深,他们就会得到更多的试用时间最多高达28天,基本的逻辑就是如此。

大家应该已经注意到每一步的右上角都对应一个数字角标,即完成每一步之后奖励的试用时间(天)。

比如:

填写你的产品名称,奖励2天试用时间;

记录一个产品想法,奖励1天;

成功邀请同事加入,奖励5天…….

用户都开始积极的完成每一项的小任务,来获取自己心满意足的试用时间,甚至有少量的人做满了所有的任务,去获得满额的试用天数(28天)。

这个做法起码取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效果,那就是成功的促使了用户去深度的使用产品,人对于奖励的天然兴趣在这里发挥了作用。

所以想用30天一招鲜吃遍天是不好使了,7天、14天、30天、60天,哪一个适合、什么样的玩法最适合你,根据所处行业、产品形态及数据进行深思。

希望给你带来启发。(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B2B免费试用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