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5年11月21~22日,“2025全球数字化增长与AI新商业领袖峰会”在阿里巴巴杭州总部隆重召开。1400多名政府官员、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商业领袖现场参会,近十万观众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与盛会。
国家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服务创新研究院院长郑吉昌教授应大会官方组委会的邀请发表主旨演讲,立足其长期深耕数字时代服务创新的研究积淀,系统生动阐释服务经济与数字经济叠加时代的产业变革与创新路径,为全球商业领袖破解发展迷局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现场反响热烈。

郑吉昌教授在报告开篇明确指出:“中国已迈入服务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叠加的历史性转型期,这一时代变革不仅重塑了产业形态与消费逻辑,更让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他引用权威数据佐证:当前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58%,服务业就业占比、外商投资流向、服务贸易出口等核心指标均呈现显著服务化转型特征,居民消费结构也从“商品主导”全面转向“服务主导”,文化、教育、旅游、健康等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印证了叠加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让听众直观理解时代变迁,郑吉昌教授举例说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价格相当于普通工人三年工资,而家政服务每月仅需几十元钱;如今一台21英寸智能电视价格不足普通工人半月收入,家政服务月费却已近六千元。这种价格倒挂背后,正是服务经济时代价值重心转移的必然结果。"
在解析叠加时代的产业属性与服务特性时,郑吉昌教授提炼出五大核心特征,引发全场共鸣。其一,服务的效率革命全面提速。生成式AI、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服务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智能客服、自动化流程等应用让服务响应速度提升数倍,45%的知识工作有望通过AI代理完成,人类得以专注创意性工作。其二,数字成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交易形成全新价值链条,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持续攀升,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完善数据要素管理制度已成为时代命题。数据的价值不在于存储,而在于流动与活化,谁能掌控数据资产的治理与应用能力,谁就能在服务创新中占据先机。

其三,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工业互联网让设备运维服务化,企业将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售后维保等服务环节嵌入制造全流程,“以租代售”等新型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可带动制造业利润率增长0.6个百分点。谈及苹果公司的价值链分布,郑吉昌教授给出具体分析:"以iPhone生产为例,中国代工企业仅获得不到15%的利润,而苹果公司通过掌控研发设计、操作系统、品牌运营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占据了75%以上的利润分成。这充分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竞争的关键。"
其四,服务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居民对高品质、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持续升级,2024年我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幅达39.3%,服务消费正以强劲韧性拉动经济增长。其五,数字技术推动服务贸易全球化。数字技术突破了传统服务“不可贸易”的局限,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可实现低成本远程传输,地理距离的影响大幅下降,文化距离成为影响贸易规模的重要因素,2024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已达3859亿美元。

针对叠加时代的服务创新特色,郑吉昌教授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深刻洞察,提出三大核心判断。
第一,“场景覆盖产品,生态支撑产业”。他认为,进入服务经济与数智经济叠加时代,未来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单一产品或单个行业,而是上升到了“用户体验场景”和“商业生态系统”的层面。成功的企业不再是卖一个孤立的产品,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无缝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场景),而这个解决方案往往由一个庞大的、跨行业的合作网络(生态)来共同支撑。以智能电视为例,用户需求已从“显示功能”转向“家庭影院娱乐场景”,需整合内容点播、语音交互、设备联动等多元服务;而生态则是场景落地的核心支撑,如智能出行场景需车企、电池厂、地图软件、充电网络等跨行业主体协同,形成价值共创网络。这一观点为服务业企业重构商业模式、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清晰方向。
第二,技术赋能与平台支撑放大个体价值。独特价值创造与数字平台、技术工具相结合,打破了能力边界与资源限制,中小企业可通过平台低成本获取数字技术与数据资源,个体创意能借助技术快速转化为市场价值,实现“人性化服务+智能化技术”的协同进化。他以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三位歌唱家为例说明,没有技术的加持,哪怕再优秀的人,能力也有边界。技术加持下,人的能力边界被极大地拓展。
第三,用户需求驱动服务流程重构。数字化管理让企业能实时收集分析客户反馈,精准识别服务痛点,通过大数据构建客户画像,推动服务流程从“企业主导”向“用户主导”转型。以客户需求为起点重构业务流程,实施端到端的客户流程管理,客户体验的数字化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讲述在日本和国内亲身经历的宾馆服务失误与补救后,郑吉昌教授特别强调:"流程并非起始于某一岗位而结束于另一岗位,而是始于客户需求,终于解决客户问题。"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服务流程设计的思维定式。
报告尾声,郑吉昌教授强调:“服务经济与数字经济叠加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价值重构的革命。”他呼吁企业把握“体验升维”与“价值共创”的趋势,在技术创新、生态构建、用户服务中找准定位。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报告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为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服务创新提供了清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