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京东集团旗下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提供商——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再次更新招股说明书,第四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在经历前三次递表失效后,继续推进其港股IPO进程。
京东工业成立于2017年7月,作为京东集团的独立业务单位运营,专注于为工业供应链提供技术和服务解决方案。该公司主要服务于制造业、能源和交通等领域的企业客户,通过其数字化平台促进MRO(维护、维修和运行)产品的采购。
财务表现方面,京东工业近年展现出增长势头。根据招股书数据,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141亿元增长至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13亿元转为盈利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7.6亿元。
业务结构显示,京东工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商品销售和服务两大板块。其中,商品销售收入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达到192亿元,约占总收入的94%;服务收入则稳定在12亿元左右。然而,两者毛利率差异显著:商品销售毛利率长期在10%-11%区间,而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则高达90%以上。
市场地位上,按2024年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是中国最大的MRO采购服务商,市场份额约为4.1%,规模约为第二名的三倍。截至2024年底,其平台提供约5710万个SKU,商品来自超过12万家供应商,服务约1.06万个企业客户。
京东工业的上市之路可谓曲折。该公司曾于2023年3月、2024年9月和2025年3月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均因未能在6个月内完成聆讯而失效。此次第四次递表,其上市计划能否最终完成备受市场关注。
股权结构方面,京东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工业约77.32%的股份,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其他股东包括红杉中国、纪源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此次IPO如果成功,京东工业将成为刘强东麾下的第六家上市公司,进一步扩展京东系的资本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