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 #网经社 旗下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借助AI大模型,推出《全国各省市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大型策划(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dskdfx/),通过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数据案例、创新实践、未来趋势等维度深度解码34省、165座城市的跨境电商生态,共计199份报告。
海南省跨境电商发展迅猛,2024年进出口额约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出口表现亮眼,占全省数字贸易的98.3%,是核心增长引擎。海南充分利用自贸港 “零关税、低税率、加工增值免关税” 政策优势,探索 “跨境电商+政策高地” 模式,并推动热带农业、旅游消费、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融合,助力 “海南造”品牌出海。基础设施方面,海南正建设面向东南亚的 “退换货与维修专用仓” 和跨境电子商务航空物流通道,配套首创的 “国际数据中心+跨境数据流动试点” 支撑体系,提供全链条跨境贸易解决方案。产业生态上,培育了海口综保区、三亚跨境电商体验城、东方保税物流中心等载体,集聚了195家备案企业,业态涵盖保税展示、跨境直播、游戏出海等。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DeepSeek
编辑 | 南烛
审稿 | 无痕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收录的全国规上跨境电商企业共有162家,其中海南省跨境电商企业有2家,均分布于海口市。
1 发展背景与现状
海南省作为中国唯一自由贸易港,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2024年,海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约60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和全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202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撤销在海口市、三亚市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标志着海南跨境电商进入全域协同发展新阶段。
政策优势是海南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0年6月发布以来,"零关税"、"一线放开"等核心政策为跨境电商发展打开了巨大空间。2025年9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20%,打造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版图上的海南名片。
产业规模方面,海南跨境电商虽然增速迅猛,但基数相对较小。2024年海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仅占全国总额的0.2%,与广东、浙江等省份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从结构来看,海南跨境电商存在"重进口轻出口"的特点,进口占比超过90%,出口严重依赖内地省份供应链,其中70% 的货源来自珠三角地区。
区域分布高度集中是海南跨境电商的另一特点。海口综合保税区贡献了全省75% 的交易额,而中西部市县参与度较低。这种区域不平衡发展格局正在通过全域协同发展战略进行调整。2025年全岛综试区的设立,为海南18个市县的市场主体均可享受通关、税收、外汇等政策红利创造了条件,药品跨境零售试点等差异化制度创新将不再局限于重点区域。
品类结构相对单一,大部分企业扎堆母婴美妆品类领域,毛利率已跌破8%。行业赛道狭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通过产业融合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2 政策环境分析
海南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环境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自贸港政策、全岛综试区政策和面向国际的开放政策三个层面。
2.1 自贸港政策优势
海南自贸港政策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制度性优势。"零关税"政策是核心优势之一,自贸港封关运作后,"零关税"商品从1900项增至6600项,覆盖了74% 税目,能够将跨境电商进口成本降低15%至30%。在"一线放开"的通关便利下,跨境电商货物将被允许免备案直入保税仓,预计物流时效提升50%。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进一步优化升级后,电商企业的进口原料在海南加工增值超30% 后内销免关税,企业利润空间有望提升20%。这项政策为跨境电商与本土产业融合提供了强大动力。
2.2 全岛综试区政策
202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政策环境的重大突破。9月,《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了"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全域协同"的发展理念。
该方案明确要求建立全省统一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协调与资源共享机制,明确各市县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全岛协同发展格局。海口、三亚、儋州、澄迈、陵水等市县侧重制度创新与要素集聚;琼海、东方、五指山等市县专注产业垂直深化;文昌、万宁、乐东等市县则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
2.3 监管创新政策
在监管方面,海南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2024年4月,海南推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新政,通过25条政策措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这些政策包括压缩口岸查验时间(海关查验作业时间不超过4小时)、压缩检疫审批时间(动植物产品检疫审批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等具体措施。
海南还创新跨境电商与国际快件"两场合一"新型监管模式,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这些监管创新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3 产业生态分析
海南省跨境电商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涵盖平台企业、服务商、产业园区等多个主体,但相比成熟省份仍处于发展初期。
3.1 市场主体结构
海南跨境电商市场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引领。截至2024年,海南从事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类型主要包括:平台企业(如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进口商(专注母婴、美妆等热门品类)、服务商(提供物流、支付、报关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跨境电商企业严重依赖岛外供应链,70% 的货源来自珠三角地区,本地产品出海占比较低。这导致产业附加值较低,盈利能力受限,大部分企业扎堆母婴美妆品类领域,毛利率已跌破8%。
3.2 区域布局特点
海南跨境电商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海口综合保税区贡献了全省75% 的交易额,是绝对的核心区域。三亚利用旅游城市优势,发展跨境电商O2O体验模式。其他市县参与度较低,产业分布极不均衡。
根据《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海南正在构建"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全域协同"的发展格局:
海口、三亚、儋州、澄迈、陵水等市县侧重制度创新与要素集聚
琼海、东方、五指山、定安、屯昌、琼中等市县专注产业垂直深化
文昌、万宁、乐东、临高、昌江、保亭、白沙等市县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
3.3 基础设施支撑
物流基础设施是海南跨境电商发展的短板。海南进出岛物流成本比其他省份高20%至30%,至东南亚货运成本比广西高37%。岛内冷链仓储缺口达15万平方米,国际货运航线密度仅为广东的1/5。
为此,海南正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东方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通过验收,企业可开展保税仓储、保税物流等业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新增两条第五航权国际货运航线,为跨境电商及国际物流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航空货运服务。
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海南正在建设海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备案登记、数据申报、统计查询等公共服务以及平台入驻、通关服务、金融服务等市场服务,目标是实现"一点接入、一站式服务、一平台汇总"。
4 主要领域与应用场景
海南跨境电商发展形成了多个特色领域和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进口消费、出口拓展和产业融合三个方面。
4.1 进口消费中心建设
海南正在打造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消费中心。支持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O2O)体验店,打造"线下展示+快速配送"模式,与离岛免税购物形成多元化消费市场供应格局。支持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溯源体系。
海南鲲鹏云仓实业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该公司通过"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进口,享受关税税率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均按应纳税额的70% 征收的政策红利。这种模式为海南跨境电商进口提供了强大竞争力。
4.2 东南亚市场出口拓展
海南跨境电商的出口拓展聚焦东南亚市场。海南将建设中国—东南亚跨境电子商务航空物流通道,依托海南自贸港开放航权政策优势,支持开通至东南亚等重点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全货机航线。
海南还聚焦东南亚市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换货+维修"专用仓,建立退换货商品的接收、分拣、仓储、维修、复售/退运等全流程管理机制,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全国出口、海南售后"。如果面向东南亚的退换货及维修专用仓落地海南,退运成本将降低40%。
摩尔普斯品牌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是出口拓展的代表企业,该公司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展"9610"业务,"主要面向东南亚国家销售日用百货、彩妆和食品,每日最高销量超千单"。
4.3 特色产业融合
海南跨境电商正与本地特色产业深度融合。以热带特色农业为核心,构建"种养殖+精深加工+跨境电商"一体化产业链。聚焦芒果、蜜瓜、荔枝、地瓜、椰子、胡椒、咖啡、沉香、罗非鱼、种子种苗等海南优势农产品,支持传统外贸企业以跨境电子商务方式出口。
海南还鼓励企业开发陵水酸粉、文昌鸡、糟粕醋等预包装食品及热带香料、水产品加工、冻干水果、椰子制品等适配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深加工产品。推动海南特色旅游商品及黎锦、椰雕等非遗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通过海外社交媒体,或利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海外旅游博主、KOL等渠道,推动"海南特礼"等品牌出海。
5 挑战与机遇
海南跨境电商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同时也拥有独特的发展机遇。我们需要客观分析这些因素,以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5.1 主要挑战
物流成本高企是海南跨境电商发展的首要挑战。海南进出岛物流成本比其他省份高20%至30%,至东南亚货运成本比广西高37%。这主要由于海南是岛屿经济体,物流依赖航空和海运,成本天然高于大陆地区。
产业基础薄弱是另一重要挑战。海南跨境电商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70% 的货源来自珠三角,本地供应链不完善。同时,行业赛道狭窄,大部分企业扎堆母婴美妆品类领域,毛利率跌破8%。
人才短缺问题也十分突出。海南缺乏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尤其是运营、营销、物流等关键环节的人才缺口较大。这与海南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发展阶段较早有关。
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域协同发展。海口综合保税区贡献了全省75% 的交易额,中西部市县参与度低。如何实现全岛资源共享和错位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5.2 发展机遇
政策优势是海南跨境电商的最大机遇。自贸港封关运作后,"零关税"商品从1900项增至6600项,覆盖了74% 税目,能够将跨境电商进口成本降低15%至30%。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允许进口原料在海南加工增值超30% 后内销免关税,企业利润空间有望提升20%。
区位优势明显。海南面向东南亚市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RCEP生效为海南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海南可以建设中国—东南亚跨境电子商务航空物流通道,支持开通至东南亚的全货机航线。
特色产业优势突出。海南拥有丰富的热带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和"旅游+跨境电商"模式。芒果、蜜瓜、荔枝等热带农产品和黎锦、椰雕等非遗产品具有独特的出海优势。
6 未来趋势与展望
基于当前发展态势和政策导向,海南跨境电商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和方向。
6.1 产业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是必然趋势。根据规划,到2030年海南将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20%。按此增速测算,到2030年海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有望突破200亿元,在全国占比显著提升。
东南亚市场聚焦将成为战略重点。海南将建设中国—东南亚跨境电子商务航空物流通道,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海南设立东南亚集货仓,建设面向东南亚市场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换货+维修"专用仓。这些举措将助力海南打造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枢纽。
产业融合深化是另一重要趋势。海南将推动"离岛免税+跨境电商"融合,共享供应链,尽快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O2O)体验店,试点离岛免税余额转化为跨境消费,激活游客二次消费。此外,还将推动海南特色产业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打造"海南造"品牌,建立芒果、咖啡等十大农产品区块链溯源体系,2025年前培育10个跨境出口品牌。
6.2 技术演进趋势
数字化智能化是明显趋势。海南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运输各环节全程可视可控。同时,将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直播选品中心,构建电子商务直播生态赋能体系。
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重要方向。海南将推动绿色物流、绿色包装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降低环境影响。同时,通过发展跨境电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传统贸易的碳足迹。
6.3 政策创新方向
制度集成创新将持续深化。海南将探索"全岛综试区+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在跨境支付、外汇管理、数据流动等领域开展更大力度压力测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双港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监管模式创新将更加精准。海南将探索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信用承诺管理等制度。建立风险信息采集、评估分析、预警处理机制,有效防控非真实贸易、走私、洗钱等经济风险。
6.4 发展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对海南跨境电商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发挥政策叠加优势,打造制度创新高地。充分利用"全岛综试区+自贸港"政策叠加优势,在跨境支付、外汇管理、数据流动等领域开展更大力度压力测试。
二是聚焦东南亚市场,构建区域跨境电商枢纽。发挥海南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建设中国—东南亚跨境电子商务航空物流通道,打造区域性跨境电商物流枢纽。
三是强化产业融合,培育"海南造"品牌。推动跨境电商与热带特色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跨境电商产品品牌。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加强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增开全货机航线;完善岛内仓储配送网络,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五是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建立跨境电商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熟悉跨境电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7 结论
海南省跨境电商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独一无二的自贸港政策优势和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正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4年,海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60亿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随着2025年全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和《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出台,海南跨境电商进入了全域协同发展新阶段。未来,海南将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聚焦东南亚市场,打造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版图上的海南名片。
海南跨境电商发展仍面临物流成本高企、产业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措施加以解决。预计到2030年,海南将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规模年均增长20%,培育彰显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体系,打造赋能全国、辐射全球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新高地。
海南跨境电商的发展实践表明,政策创新是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产业融合是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区域协同是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这些经验对其他地区跨境电商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Z]. 2025-09-10.
2.海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 海南跨境电商发展报告[R]. 2025.
3.海南省商务厅. 海南省数字贸易发展行动计划[Z]. 2025.
4.海口海关. 海南优化口岸营商环境25条政策措施[Z]. 2024-04-22.
5.国务院. 关于同意在海南全岛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Z]. 2025-04-25.
6.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Z]. 2020-06-01.
7.王宝成. 会长话封关:"海南跨境电商将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N]. 中新网, 2025-09-20.
8.王子谦. 海南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探索跨境电子商务新场景[N].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9.罗霞. 我省出台实施方案推进中国(海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N]. 海南日报, 2025-09-14.
10.张茜翼, 贾靖峰. 向数图强:海南自贸港加速打造面向全球的数字贸易枢纽[N].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跨境电商,旗下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报道、研究的客户:1)出口跨境电商: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大龙网、拓拉思、领工云商、大健云仓、宝信环球、全球贸易通、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Temu、TikTok Shop、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出口时代、联络互动、安克创新、华凯易佰、patpat、致欧科技、赛维时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语、兰亭集势、三态股份、遨森电商、星徽股份、绿联科技、傲基科技、棒谷科技、浩方集团。2)进口跨境电商:行云集团、海弘集团、集采、候鸟、麦帮科技、福猫供应链、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洋葱集团、55海淘、亚马逊海外购、海拍客、KK集团、你好世界。3)跨境电商服务商:卓志集团、珊瑚跨境、世贸通、泛鼎国际、价之链、易芽、来赞宝、海比电商、纵腾集团、西邮物流、燕文物流、递四方、菜鸟国际、至美通、泛远国际、乐舱物流、华贸物流、安骏物流、飞盒跨境、海管家、驿玛科技、Paypal、PingPong、连连国际、空中云汇、派安盈、丰泊国际、Skyee、易宝支付、寻汇SUNRATE、豆沙包、智汇鹅、蚂蚁国际、义支付、拉卡拉、中盈跨境、领星、店匠、易仓科技、积加、店小秘、欧税通、马帮ERP、擎天全税通、易达云、易点天下、力盟科技、飞书深诺、思亿欧、卧兔网络、红毛猩猩、外贸公社等。
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是专业跨境电商门户,关注出口跨境电商、进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术、跨境营销等)、跨境政策、跨境园区等,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供应链融资、营销、培训等服务,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跨境电商业内人士,欢迎合作洽谈咨询加微信:www-100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