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亮: ​​系统谋划“教育+跨境电商”国际合作 破解走出去深度与资源难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亮: ​​系统谋划“教育+跨境电商”国际合作 破解走出去深度与资源难题​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10:59:23

(网经社讯)电商已成为推动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创造了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就业、促发展的关键引擎。电商不仅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更通过产业链延伸、模式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对此,网经社征集业内专家、高校教授、投资人等予以解读。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亮接受 #网经社 独家专访

赵亮表示,当前职业教育层面“教育+跨境电商”走出去的举措正当其时,应用型本科高校国贸专业针对诸多就业难的问题,也纷纷加强跨境电商领域转型。总体而言,当前“教育+跨境电商”的趋势明显,但国际合作深度与合作空间不足,需要国家层面系统规划布局。

例如,政策层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一些高校在操作层面,加强“教育+跨境电商”的国际合作举措。如重庆某高校建设了“一带一路”电商谷(重庆)国际合作中心,发挥重庆区位优势,统筹“教育+跨境电商”“走出去”平台,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共享教育与职业发展成果等。再如,苏州某高校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结合地区跨境电子高质量发展与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深化“跨境电商+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等。但总体而言,高校与企业层面的“教育+跨境电商”走出去模式单一资源能力不足,需要国家层面给予系统谋划布局。

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搭建高能级合作平台。从国家与省级层面,谋划搭建“教育+跨境电商”走出去的国家级及省级平台,弥补现有合作主体的国际合作的浅表化不足,深度对接欧美澳新日韩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南亚、东南亚、中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国家地区,提高“教育+跨境电商”的国际化就业水平。

第二,加强双向交流合作。加强“教育+跨境电商”的中外双向交流合作。深化“教育+跨境电商”的中外双向交流合作的资源挖掘,与目标合作伙伴国在数字贸易政策、数字贸易便利化、双向人才培养与人文交流、共同搭建合作载体、促进“政府+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模式,提高国际合作水平与空间。在国家与省级层面,提升“教育+跨境电商”中外双向交流合作机制,提高目标国参与“教育+跨境电商”国际合作的吸引力,更好地在双向交流合作中创造就业。

第三,系统谋划空间布局。国家层面,系统谋划不同省份“教育+跨境电商国际交流对接的空间布局与资源对接。例如探讨西北地区(如宁夏),发挥伊斯兰与阿语优势,重点搭建“教育+跨境电商+中东阿语国家的国际合作平台福建地区重点加强“教育+跨境电商+闽台语的国际合作平台山东辽宁省份重点加强“教育+跨境电商+日韩的国际合作平台广东浙江等加强“教育+跨境电商+产业带+多语言国家通用性国际合作平台等,提高国家整体的“教育+跨境电商+就业的系统化能力建设与国际合作效率。

专家介绍:赵亮,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国际商务专硕导师,致力于产业经济与国际经贸领域研究,在产业经济与国际经贸等领域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各类经贸课题、地方经贸规划多项。获聘省商务厅项目评审专家。指导国际商务硕士参加贸易精英挑战赛多次获奖。具有多年产业投资、咨询类实务经验。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赵亮电商原创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