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近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通报了一批电商虚假营销案例,这是上海首次针对奢侈品直播带货中涉嫌售假的行为作出公开处置。上海妃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第二分公司(以下简称“当事人”)因在直播带货中采用虚假抢购方式进行虚假营销,被处以罚款20万元。
据通报,当事人主要通过其在电商平台运营的店铺和账号从事直播营销,实际经营场所位于上海市宝山区。2024年1月11日,当事人在某平台直播中,推出一款红色“香奈儿”箱包,售价7999元,并要求消费者按付款顺序抢拍。
1月12日,当事人通过伪造页面信息的方式,告知唯一成功抢拍的消费者并未实际抢拍成功,多次要求其退款。平台协查确认该消费者为唯一有效购买人。监管部门认定,该行为违反《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规定,构成虚假营销。
2025年1月,宝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20万元罚款。
妃鱼品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件事发生在去年1月,是当时相关运营团队的私下违规操作,并未报备公司,事发后公司才知道。
但是,上述回应难以服众,也暴露出公司在管理方面的漏洞。这起案件的披露,标志着奢侈品电商乱象首次进入地方监管的“重点案件清单”,也凸显出直播带货高速发展下的灰色地带。
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显示,显示,二手奢侈品直播电商渠道品牌妃鱼成立于2016年,自称是一个专注于奢侈品直播的渠道品牌。曾在2021年获得近3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五岳资本N5Capital和某美元基金联合领投,君联资本、经纬中国、晨晖创投等老股东加码跟投。
网经社直播电商台(LIVE.100EC.CN)获悉,近年来,我国直播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已成为网络购物的重要方式之一。截至2024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达5.97亿。超过七成用户曾因观看直播产生购买行为,Z世代群体尤为突出。
然而,行业乱象频发,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售假和售后问题日益严重。2024年直播带货投诉达40.2万件,同比增长19.3%。部分商家通过夸大宣传、制造稀缺诱导消费,奢侈品领域假货问题尤为突出。
为促进行业规范,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6月出台《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上海长宁区率先上线智慧监管系统,通过AI实时监测直播行为,半年识别违法线索超160条。
在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平衡“流量”与“诚信”成为关键。加强监管与合规建设,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